浏览量:9 发布时间:2023-05-22
要厘清税收优惠的政策,从税收管理角度将税收优惠的分类更利于我们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归纳理解,毕竟要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优惠捋清讲透,赶脚给我一天也不够。
税收优惠的类型分为4类,即税率式、税额式、税基式、分配式(官方一般是三种,木有分配式)
几乎所有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来自于以上4个类型(除特定的部分优惠以外),也可以延伸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所有已知税种体系内。
这里先做个解释
税基式减免-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免税。
包括起征点、免征额以及项目扣除等等
税率式减免-通过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现减免税
具体包括重新确定税率、选用其他税率以及零税率等等。
税额式减免。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减免税
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以及核定减免等等形式
最后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分享几个政策方便大家记忆和理解
分配式减免。通过减少税款地方分享部分实现减免
包括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区减征、免征地方分享部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这里再啰嗦第一点,其实官方的分类就是以上三种,减免税的原理就来自于税收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款=应税收入*税率(一般情况下)分解开来,应税收入就是税基式减免的对象,税率式减免针对税率,而税额式减免主要针对应纳税款,同时在税款上解入库的过程中,还有对收入分成减免的(其实归类到税额式也是可以的)官方一般将第四种也是纳入税额式减免。但是个人认为,地方分享部分减免以及一些经济特区的地方分享优惠政策,更类似于一种税款入库分批级次的减免。
这里拿企业所得税举栗子
传统的分类,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分为以下九大类
(四)授权减免
民族自治地方 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五)加计扣除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六)投资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七)加速折旧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八)减计收入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九)税额抵免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可以合并为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