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与高新区的区别(真没想到)开发区的含义是什么,

浏览量:9 发布时间:2023-09-19

最近,同学私信询问我关于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情况,今天,我就在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特别是同学们特别在意的大部制改革和编制封存,全员竞聘上岗的问题。

什么是大部制改革?

什么是开发区?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最为常见。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开发区目前实行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政区合一型管理体制和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均设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实行党政合一。

在这里,同学们要注意,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都是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所在地人民政府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职能,并不是法定上的行政区域,也就是不是派出机关。

目前,国内众多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和薪酬体制改革,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所谓的大部制改革,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通俗的讲就是多部门合一,精简部门。

何谓编制封存,竞聘上岗?编制封存就是将你的职务,职级,身份(公务员、参公、事业编)在档案封存,人员双向选择岗位进行竞聘,竞聘成功后签订聘任合同,从而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目前大部分的开发区施行的实行“委领导——部门单位领导——主办负责制”三级运行机制的岗位设置,机构正职采取个人自荐与组织选任相结合的方式,由工委管委聘任。其他岗位人员在全区范围内,通过个人自荐报名、竞争上岗确定,由各机构聘任。

编制封存后,如果你调出开发区去到其他政府部门,则恢复公务员、参公或者事业编身份。如果一直在开发区工作到退休,那么退休后按照档案身份退休。

改革后的开发区,工资施行档案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假如你是公务员科员,你竞聘的是主办的岗位,那么你每个月会拿到你以前的科员工资和主办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根据对你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后发放,这里要注意的是,部分地方施行末位淘汰制,对在全区考核中处于末位的人员实行下岗,重新竞聘岗位,如果没有岗位,据说会被辞退。

目前,开发区全国整体的趋势是招考人数少,竞争激烈,招考职位也多是招录事业编(以教师和医院岗位居多)和乡镇、街道办行政编。

开发区可以讲的东西很多,在这里无法一一予以解答,现将同学们最关注的几个问题回答一下,如果同学们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关注我,私信我,我将无私予以解答。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同学们公考早日上岸。

上一篇: 高新区和保税区(这样也行?)开发区的含义是什么,

下一篇:产业园区包括哪些类型(干货分享)开发区的含义是什么,

首页 免费咨询 免费电话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