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 发布时间:2023-05-22
我的财务职业经历或许跟其他人不太一样,先是做了2年财务然后进了四大,再然后到企业搭建共享,共享完毕之后专门做会计政策研究和负责投资收购财务尽调。所以,我的看法可能会跟很多财务人员不一样。
1.周围同事专业的问题
我四大的同事学的专业有一半都不是会计或者财务或者金融相关专业,诸如应用化学、法语、中文、机械、信息都有。在我审计的客户我曾经遇见过利物浦大学的数学博士在财务部。我司也有数学本科专业的财务,还给我讲过如何证明1+1=2。我司的财总是信息技术出身。
所以,财务虽然需要专业技术,但是非财务及相关专业进入融入财务是非常容易的,而财务转应用化学、法语、中文、机械、信息都是不怎么现实的事情。
2.学校学历的问题
我一直见缝插针的在各种回答中说学校学历比考证重要,但一直被人说偏激。我再说一遍,在目前学校学历非常重要。像我们公司除了位置偏远的子公司对学校可以放松外,其他的一律都是按照学校学历排名来。出现这种情况的本质就是财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人员太多了无形中把供给量扩大了,公司平台作为需求方自然而然抬高。我一再强调学历才是大平台的敲门砖证书仅仅是个加分项,我不介意再重复,学校学历比证书重要。
3.财务考证和专业积累的问题
XXA证的考试宣传从未像现在这么疯狂过,本乎有一多半的回答里都带着什么链接测评、XXA证考试资料或者假装财总整天安利XXA证的好处。我从不否认XXA考试过程中的专业积累以及在事务所考XXA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很多连借贷方都不懂的都在考XXA,以为考了就能年薪XX万。这是在做梦。
财务的专业积累不在于考证,XXA教材中所涉及的都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而且不需要做出职业判断的案例。最难的职业判断在教材之外在各准则似是而非的条文里在各项解释里在具体的实际业务分析里。比如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摊销计入什么科目?
另外,CAS与IAS/IFRS的规定基本一致,以后谁再告诉你AXXA学习的是国际准则能进入外企工作,你可以吐口唾沫在他脸上。
4.财务信息技术的问题
我说我离开四大到企业之后搭建了共享,在搭建共享的过程中我让一大波人失业了。我司的财务共享算是信息化非常高的,共享中心的财务核算就是一条流水线,在这种环境下,财务共享已经脱离了业务,就是做帐机器,不需要了解业务,不需要做出判断,就是简单的根据前方的流程翻译入账。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具体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在财务共享中心工作真的没有前途吗? - 知乎 (zhihu.com)
基础的核算没有前途可言,其他的岗位有么?也未必!有很多人在说管理会计是帮企业赚钱的,有明确的清晰的发展目标和财务目标,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通过措施把目标落实到业务单元上去,实现业财融合。这特么的就是自说自话。我司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所谓的发现问题,每个月数据推送上来之后各种对比分析各种问题就已经出来了,还需要你管理会计?另外这些问题,前方业务不知道吗?知道,比谁知道的都早都清楚本质所在。
所以,在信息化面前,财务或会计所维持的那点自欺欺人的自尊也只能消耗在“倒逼成本、颗粒度、拉通基层、打造中台”的各种术语中了。
5、财务“懂王”的问题
现在所有的人都在提财务要懂信息、懂业务、懂采购、懂法律、懂管理,要做一个“懂王”。说到底就是财务本身给企业创造的价值不高而找活干,另外你觉得做了“懂王”就能做管理层。但如果你懂了信息、懂了业务、懂了采购、懂了法律、懂了管理,为啥你特么的还要做财务?这几项哪一项都比财务强吧。
财务的薪酬有多低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的评论中我曾看到说实习期有500的还有倒贴钱的。目前大部分三线城市财务6000-7000就很不错了(不敢说少了,怕被人骂,但我知道实际上可能比这个少)。建议大家再看看经济学供需关系和资本论劳动价值。
---------------------
所以,请自行判断吧。随便一写,也请随便一观。